荒诞喜剧的悲剧内核—余欢水的“社畜”人生

从心理学来看,社畜就是现代人身上常出现的职业倦怠

· 心理学文章

从不追剧的朋友跟我说,最近迷上了《我是余欢水》 。

这部剧改编自余耕的原著《如果没有明天》,整个故事围绕着一个中年社畜男余欢水展开。

broken image

许多观众看完这部剧后,都纷纷评论“人人都笑余欢水,人人都是余欢水”,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社畜形容自己。那你真的了解“社畜”吗?

broken image
什么是“社畜”?     社畜(しゃちく),网络流行词,是日本用于形容上班族的贬义词,指在公司很顺从地工作,被公司当作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,该词现在多用于上班族的自嘲。
broken image
从心理学来看,社畜就是现代人身上常出现的职业倦怠
职业倦怠是指在长期高压环境下,消耗个人内外资源的同时,无法调整身心平衡,从而出现身心消极怠工的一系列反应,具体表现在情绪、态度和行为上。

“社畜”的表现

情绪枯竭,指由于与他人接触产生的情绪过度紧张和疲惫感。职业压力过大且得不到合理释放和缓解,时间一长可能会引起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和疾病,最常见的反应是觉得浑身乏力,疲惫倦怠,烦闷焦躁。

broken image

人格解体,指对他人的冷酷无情的反应,代表了一种应对情绪能量损失的防御策略。出现职业倦怠后,内心会感到很大的压力而又不能与周围的人倾述。情况逐渐严重后,会把自己封闭和孤立起来,表现出对周围同事和工作对象情感上的疏远和冷漠。

broken image

“社畜”的我怎么办?

放空

如果是因为工作太久,缺乏休息,导致精神和身体上的疲惫,可及时休个假,暂时放空自己。

broken image

       如果没有长假,可利用平常的休息日或者下班的空余时间去运动运动。运动能让体内血清素增加,不仅助眠,也能有助调节心情。  

输入

职业倦怠很多情况下是一种“能力恐慌”。在工作中,当我们发现工作任务难度比较大,自己有些吃力时,往往会有无力感,这就必须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加油,以适应环境的压力。
支持

如果我们平时只是跟同事交往,而缺乏其他的人际网络。那当工作上有烦心事时便只是跟同事倾诉,这容易持续陷入同样思维,甚至会强化自己的负面情绪。
当工作疲惫时,不妨走出去认识新的朋友,一来新的朋友会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世界,二来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。

broken image
输出    在工作、生活、感情上,我们难免会碰到困难,内心会集聚很多负面情绪。这时我们就需要倾诉,就是把你内心的真实感受向另一个人诉说出来,不管是快乐还是忧伤。在这个倾诉的过程中,你的心灵获得了解放,你会如释重负般地轻松起来。如果把所有的事情都深藏心底,你可能会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,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异常沉重。

 

随着年纪增长,我们需要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。

每每外界的信息量太多,大脑过载时,我们的心中难免油然而生些倦怠感。

不过正是这些偶然的负面情绪的督促,

才让我们惊觉平常日子也是可贵的时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