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,焦虑似乎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话题,大家都处于或者曾经处于这个阶段。那在心理咨询师眼里的焦虑和中医大夫眼里的焦虑是一回事吗?在各自的角度,他们又会如何看待和治疗焦虑呢?
part 1
7月26日下午14:30,由山东静心心理和经华卉典古中医联合推出的特别沙龙——“从中医和心理学的角度看‘焦虑’及解决之道”在网上如期举行,这次沙龙是采用了直播的形式同大家进行分享。
这是一次新的尝试,也是两个专业领域的相互触碰。
我们常说“身心一体”,这次,“老”中医安增亮和资深心理咨询师邱黎静,相聚在一起,分别从医学和心理两大维度,与“焦虑”进行深入对话。
焦虑是什么样子的?
它的情绪体验和身体表现是怎样的?
焦虑对我们是一件坏事吗?
到什么程度需要去治疗呢?
对于这些问题,安大夫和邱老师首先进行了讲解和探讨。

安大夫认为,焦虑,是一种情绪反应,它对应于中医的烦躁、心烦、躁动不安等。中医总体上认为它是一个虚症,因为身体比较虚、匮乏,而导致的心理焦虑。
是不是有了焦虑就一定是件坏事呢?
安大夫告诉我们,焦虑其实就像平时发烧一样,是对我们的一种提醒,让我们去关注自己的身体,及时调整和治疗。
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邱老师谈到,焦虑的根源在于自我,焦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。会引发一系列的应对。焦虑源于对自尊的威胁。是由于人们预料到内外刺激对其自尊产生了威胁,但又感觉自己没有能力来应付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。像有一些疾病,例如哮喘、心脏病、皮肤病有时其实是由焦虑引发的。
part 2
那么如何应对焦虑?
邱老师和安大夫也给出了一些办法和思路。
中医治疗认为中医治疗焦虑的目的,不是消除,而是度过这个阶段,尽快度过,减少影响。
在心理学的应对方法上,焦虑的另一端是“放松”,以及“当下”,所以建立关系的疗愈就尤为重要,包括与自己、他人当下的关系。当我们焦虑时,特别想要去做些什么,抵御它,而聚焦当下是最重要的,能让我们获得踏实稳定感。
一些放松的疗法也是有效的,比如音乐、冥想等;还有森田疗法也会对焦虑状态有帮助,不要试图去掌控它,接纳的它的存在,同时去做应该做或有兴趣的事情,以达到与它的共处。
part 3
除了知识性的普及,两位专家还留出时间来和参加者进行互动,面对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,他们一一予以解答。
两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到了,结束的时候大家还有些意犹未尽,邱老师告诉大家:不用着急,现在只是一个新的尝试,以后还会就一些心理问题与传统中医进行专业的探讨和合作,中医和心理学的结合将大有可为。